首页 > 资讯 > > 内容页

军工股“爆发”!六位军工领域的投资人士最新研判:景气度有望持续保持高位,行情催化剂重点关注

2023-07-03 07:29:04 来源:金融界 分享到 :

沉寂一段时间的军工板块又开始活跃起来。

数据显示,6月中旬来中证军工指数累计涨近9%,在所有行业中表现突出。为什么军工板块突然所有表现?哪些因素对军工板块会产生影响?目前军工板块整体估值情况如何?如何看待军工领域的长期投资价值?哪些细分领域值得布局?


【资料图】

对此,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六位军工领域的投资人士,分别为:

博时基金董事总经理

南方军工改革基金经理邹承原

广发中证军工ETF及联接基金经理 霍华明

国泰军工ETF基金经理艾小军

前海开源基金量化投资部负责人、基金经理黄玥

创金合信先进装备股票基金经理 李晗

这些基金经理认为,市场在年初预期尚不明朗的背景下经历了波动与调整。但6月以来板块呈现回暖迹象。随着军工集团排产有望明朗、板块内部“新质新域”等关注度提升,板块有望迎来新一轮β改善。

他们还表示,短期业绩表现是军工板块涨跌的主要驱动因素。从长远的角度看,俄乌局势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个缩影,全球的政治局势复杂多变可能成为常态,因此军工板块值得投资者长期跟踪关注。

今年以来

军工板块各细分赛道分化较大

中国基金报记者:经历前期调整之后,6月以来,军工板块表现活跃,多只个股掀起涨停潮。 如何看待今年以来,军工板块的表现?

曾鹏:2023年年初受宏观环境、产能瓶颈等因素制约,军工板块2022年报及23年一季度业绩增速承压,2023年一季度,国防军工(申万)成分股实现营收同比增长3.6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4.35%。市场在年初预期尚不明朗的背景下经历了波动与调整。但6月以来板块呈现回暖迹象。

随着军工集团排产有望明朗、板块内部“新质新域”等关注度提升,板块有望迎来新一轮β改善。6月以来,表现较为活跃的个股主要分布在主机厂、军工电子、船舶及卫星等赛道。

β改善预期下,飞机、发动机等主机厂与军方需求关系紧密、上游电子元器件等环节具备一定前装性,率先收到市场关注。“新质新域”布局下,卫星互联网、遥感等领域,随着上游发射、制造、运载等市场化能力提升,中下游系统、平台端技术能力提升,下游应用场景拓展,叠加数据要素政策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产业化等,产业链建设速度加快。此外,全球民船周期向上,全球新接订单中中国船厂份额稳中有升、新船订单量价齐升、绿色船舶需求升级等,拉动船舶板块预期向好。下半年随着国资委持续发力国企改革及国企企业价值重估,军工板块整体β有望进一步改善。

艾小军:消息面上,日前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暨并购重组工作专题会,强调“以上市公司为平台开展并购重组,助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受该消息提振,军工板块及相关高端制造板块大幅上涨。

基本面上看,增量订单或是近期军工板块业绩的主要支撑点。根据东吴证券研究所统计,5月-7月是各军工集团中期调整的最大公约时间段,临近尾声,或有前期某些延迟下达的装备大订单释放,可能在目前既有滚动订单之上进一步增加需求弹性。此外对于首战即用的主战装备,对于新域新质的新兴装备,在进行作战效能的提升以及成本的不断优化后也将进行提速扩量,或拉动军工板块的景气度。

霍华明:截至6月28日,中证军工指数今年以来上涨1.49%,优于众多制造业板块。有些投资者认为今年以来军工板块回调较大,可能是因为该类投资者关注的是军工板块的航空装备细分赛道,事实上,今年以来军工板块的各细分赛道分化较大,如航海装备板块今年以来涨幅高达40%。

李晗:今年以来军工行业表现不佳,一方面,年初产品的生产和交付受疫情影响,导致业绩不达预期;另一方面,“十四五”中期计划调整,导致上半年很多领域新订单不及预期;此外,增值税和降价等因素也使部分偏乐观的市场预期面临压力,多重压力共振导致板块表现不佳。

6月以来,部分军工标的受AI概念带动,出现了快速上涨,但并不持续。与AI相关的业务在这些公司中占比不高,难以成为业绩向上的持续推动力,因此这一轮的快速上涨可能更多反映的是市场对AI概念的热情。

邹承原:上半年,部分投资者担心装备采购规模低于预期、军工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等,板块机构前期重仓的龙头白马多回调幅度较大。但6月以来军工板块确实有回暖迹象,市场关注度明显提升。6月以来,卫星遥感、船舶板块,上游元器件、主机厂等多细分赛道、环节,股价表现活跃。

2023年以来,数字经济重要性不断被强调,数据要素战略地位持续提升;卫星遥感领域,随着我国高分专项工程空间段建设任务的基本完成、地面卫星数据接收系统的验收、时空大数据标准化规定的实施,及人工智能发展与卫星遥感的结合,其应用端打开潜力、规模、速度,预计比之前都要迅速,卫星遥感 “奇点”时刻有望到来。

船舶领域,受益于船舶景气上行周期的开启,盈利能力提升有望迎来拐点,船舶产业链相关公司亦关注度显著提升。与此同时,随着十四五“中期”阶段,市场对传统关注较高的航空航天领域后续装备采购预期正逐步明朗,对可能的板块装备采购价格骤降、盈利能力显著回落的担心有望消退,板块的长景气盈利抬升预期逐步加强,主机厂、上游元器件、原材料有望呈现双边共振带动板块整体走强趋势。

黄玥:今年以来,截至6月28日,申万国防军工指数的涨幅为4.2%,在31个一级行业中排第11名,属于偏上水平,同期中证军工指数涨幅为1.49%,沪深300的涨幅为-0.8%,所以看起来军工板块今年以来表现似乎并不算差。

实际上今年以来军工板块内部的分化比较严重,个股涨幅的中位数在2%左右,但涨幅最大的个股(排除掉资产注入的情况)与最小的个股之间的差距甚至超过了100%,跌幅超过10%的个股也很多,其中机构重仓的一些白马股的跌幅普遍较大,主要原因有几点:

一是随着去年底疫情政策的放开,经济复苏的预期比较强,困境反转的行业增多,很多非军工主题的基金倾向于减持军工股去增持其他行业的股票;

二是由于Chatgpt的横空出世,带热了整个TMT板块,资金减持军工后有了比较明确的增持方向;

三是由于今年处在“十四五”的中期调整阶段,部分订单暂时延后,军工板块短期业绩相比前两年有一个放缓。

6月下旬以来,随着市场意识到军工板块稳定增长前景在经济弱复苏环境下的稀缺性,以及对于中期调整尘埃落定,订单开始重新下达的预期增强,军工板块整体呈现一个上涨的态势。

地缘政治冲突之下

军工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保持高位

中国基金报记者:近期俄乌局势进展成为市场关注焦点,您认为这对军工板块会产生哪些影响?

曾鹏:俄乌冲突对军工板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市场对于装备建设的种类及发展方向、国际间军贸景气度、装备采购速度等预期提升。国际局势变化背景下,各国审视当下装备建设与国家安全需求匹配情况,多国调整军费开支预算及装备采购的种类、数量等,意在把握关键赛道、关键领域等的自主可控能力。

从装备建设的种类及发展方向看,现代作战方式转变背景下,远火、高超声速导弹、卫星及无人机等“新质新域”装备关注度提升。高超声速导弹方面,美导弹防御局局长乔恩·希尔称,近期美国高超声速武器的拦截导弹研制工作将从研究工作阶段进入实际开发阶段。火箭弹系统/远程火箭弹方面,乌国防部官员表示,“海马斯”是乌军反攻的关键。乌克兰外交部长也表示,在俄乌战争中,远程火箭弹是至关重要的,能改变这场战争。无人机方面,美国对乌克兰提供包括各类无人系统占据重要角色,例如“弹簧刀”(Switchblade) 战术无人机系统、彪马(Puma)无人机系统、凤凰幽灵战术无人机系统等。卫星应用在战时侦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收到关注。

国际局势变化刺激军贸增长。俄乌冲突以来全球主战武器转让量不断抬升。在此背景下,我国军贸供给能力、国际认可度不断提升,例如2022年11月的珠海航展展出多款航空、航天等领域军贸型号。复盘美国,军工集团之一洛克希德·马丁集团多次在国内军费采购下滑时期实现军贸逆增长,增强了洛马等景气上行空间,由此可见,军贸有望在中长期延长板块成长曲线。

艾小军:地缘政治冲突背景下,军工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保持高位。逆全球化大背景下,新冠疫情、地缘冲突等事件加剧了“国家安全”在各国决策中的重要性。国内政策方面,二十大报告重点强调了科技和安全,提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并提到“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强军目标”或迎提速,军工行业有望维持高景气。

行业基本面上来看,航空制造、航空发动机或带动行业保持高增长。此外,军工板块还将受益于央国企改革,有望从资产整合和股权激励两个方面看到国有军工上市企业逐步提升经营质量。随着央国企改革持续深化,“提质”加速有望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率、释放企业活力。

2023年是十四五期间重要的中间节点,从需求角度看,先进战机型号上量有望带动军工产业链产能释放;从供给角度看,军工行业高准入门槛及安全稳定要求导致武器装备采购市场集中度较高,呈现有限竞争市场格局。

霍华明:从短期看影响不大,业绩表现是军工板块涨跌的主要驱动因素。但从长远的角度看,俄乌局势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个缩影,全球的政治局势复杂多变可能成为常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军工板块值得投资者长期跟踪关注。

李晗:俄乌局势虽然波澜不断,但是其格局目前看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仍处于战略相持阶段。我国并不向双方提供武器,俄乌局势并不会对我国军工行业产生直接影响。

当然,由于俄罗斯受到制裁,同时其国内武器产能需要优先满足本国需求,因此其军贸在未来一段时间会受到影响,这为我国军贸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发展空间。不过军贸受到政治、经济、产品性能等多重因素影响,而且周期很长,这一变化很难短期体现在相关公司业绩上。

俄乌冲突成为很多战法、武器的试验场,通过观察和分析这场冲突,可以验证和矫正我们未来装备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中长期会对我国军工行业产生深刻的影响。

邹承原:我国国防预算连续8年保持个位数增长,国防预算同比增速的稳定与适度增长为军工板块景气度的延续提供确定性。横向对比来看,我国军费开支占GDP比重低于世界主要军事强国。2022年,我国军费开支占GDP比重仅为1.60%,而美国该比例为3.45%,俄罗斯为4.06%。同时增速也不及世界主要军事强国,2023年美国、日本、法国国防预算同比增速分别为13.9%、26.3%、7.4%,我国2023年国防预算同比增长7.2%。

纵向对比来看,我国国防预算增速稳定,且同比增速超过GDP不变价同比增速。2018-2020年我国军费同比增速出现“三连跌”,由2018年的8.1%降低至2020年的6.6%,但2021年起恢复增长趋势,由2021年的6.8%增加至2023年的7.2%。同时,2017-2022年期间,除2021年外,我国国防预算同比增速均超过GDP不变价同比增速。

黄玥:俄乌冲突从爆发至今已经超过一年,双方陷入了拉锯战和持久战。这场战争从表明上看是俄罗斯在战役层面上进攻乌克兰,而从本质上说,是美国在战略层面上对俄罗斯进行围攻,而俄罗斯被迫进行自卫反击,俄乌冲突是美苏冷战的延续。

俄乌冲突之所以成为拉锯战和持久战,是因为作为这场冲突核心的俄罗斯和美国,是地球上拥有核武器最多的两个超级核大国,双方目前都在冲突中保持着一定的克制,避免升级为直接军事冲突和全面战争,有限的战争强度意味着双方都可以维持较长的消耗时间。乌克兰作为欧洲第二大面积国家,有着很大的战略纵深,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不断援助下,具有长期抗衡俄罗斯的能力。另一方面,俄罗斯虽然遭遇到了西方的各种制裁,但是凭借自身拥有的丰富能源和粮食资源,较强的军事工业基础,二战战胜国和战斗民族的底蕴,以及与除北约以外的很多国家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这都是俄罗斯可以长期屹立不倒的重要条件。

俄乌冲突也是加剧了地区局势的紧张和不确定性,比如近期出现了比较意外的瓦格纳军团领导人号召武装叛乱的事情,虽然事情很快得到平息,但我们也窥探到在面临比较大的斗争压力时,相关各国内部出现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在增多,未来会不会因为偶发的因素导致战争升级甚至失控都未可知,所以加强国防工业建设,加强练兵备战将会成为我国未来的重点战略之一。

中国国防预算总体保持与经济增速相匹配水平

中国基金报记者:今年国防费预算约为1.5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增幅比去年上调0.1%,这是中国国防预算连续8年保持个位数增长。您如何看待这一情况,对军工是利好么?

曾鹏:我国国防预算增速为政府根据国防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确定国防支出规模。近年来,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保持了国防支出适度增长,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2022年,我国国防开支预算同比增长7.1%,较2020-2021年,回归至7%以上,2023年增速提升至7.2%,我国国家安全建设需求向上的景气向好。

全球来看,2022年,我国军费开支占GDP比重仅为1.60%,对比美国3.45%等仍存在一定差异。对标美国,军费上行周期开启,一般会持续10~15年较长周期,装备列装、升级、运营及维修,以及军贸、卫星等新领域兴起,有望接力延长板块景气度,不应低估军方对提高采购效率的决心、政府“保军”的意志力。

艾小军:中国国防预算总体保持与经济增速相匹配的水平,是中国军工国防建设的需要,也是保障国防实力与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实力相匹配的需要,国防开支一方面要看总体增速水平,同时更要关注国防预算开支的结构性变化,近几年装备开支占国防预算开支的水平持续提升,保证了军工行业收入稳定提升。

霍华明:今年国防费预算同比增长7.2%,是2020年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高于GDP5%的增长目标。全球多国已进入军费提速期,2023年美国国防预算高达8500亿美元,增长近14%。日本2023年年度预算案将防卫费提高到约6.8万亿日元,是2022年原始预算的1.26倍。印度2023至2024财年预算计划,国防预算提升至5.94万亿卢比,比此前初步估计的数据高出13%。在国际政治环境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全球局势不确定性加剧,国防安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这也使得军工投资的长期逻辑更加扎实。

李晗:从过去多年看,我国军费预算和经济增长基本保持同步,今年在经济增长不快的基础上,军费预算增速有所提升,充分体现了对国防安全的重视,这对军工行业而言是个积极的信号。与此同时,由于增速提升幅度有限,并不会对军工板块整体产生太大的影响。但如果投入重点发生变化,则部分细分领域可能会有较好的表现。

黄玥:2023年我国国防开支预算较2022年决算增长7.2%,2023年3月6日,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新闻发言人谭克非表示,增加的国防支出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按照军队建设“十四五”规划安排,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二是加快建设现代化后勤,实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重大工程,加速科技向战斗力转化;三是巩固拓展国防和军队改革成果,保障重要领域改革举措和急需政策制度实施,提高军事治理水平;四是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持续改善部队工作、训练和生活保障条件。

虽说我国的国防开支多年保持稳定增长,但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我国军费占GDP比例仍偏低,有较大增长潜力。2022年中国国防开支占GDP比重为1.2%,低于美国、俄罗斯、印度、英国和法国,与德国相近,仅略高于日本。

俄乌冲突爆发后,全球军备有抬升趋势。美国2023财年国防预算比前一财年增加10%,达到了创纪录的8580亿美元;日本内阁于去年12月23日批准了2023财年国防预算草案,达到创纪录的6.8万亿日元(约合510亿美元),较上财年大幅增长26.3%,并计划在2027年之前,把防卫费提升至GDP占比2%以上的水平,届时,日本将会成为继中美之后,世界上第三大军事开支大国。

随着2023年国内经济的复苏,十四五期间,我国军费开支有望维持年度7%以上的增长,以应对严峻的防务形势,军工板块的业绩增长具有强有力的支撑。

军工板块目前处于历史估值相对底部

中国基金报记者:目前军工板块整体情况如何,是否处于历史估值较低水平?

曾鹏:军工板块目前仍处于历史估值相对底部。截至6月30日,国防军工(申万一级)市盈率TTM约在58倍,分别处于2017年、2020年初以来29%、39%分位数。2020以来,板块经历“事件驱动->;业绩预期未及时兑现->;业绩兑现->;基本面驱动”,估值中枢逐步回落,寻找业绩支撑。2020年下半年开始,“十四五”等装备建设需求显著,重点产业链景气度显著提升,板块进入基本面显著改善的新阶段。总体来看,目前军工板块估值仍处于历史相对较低分位,预计随着后续新一轮采购订单预期的逐步明朗、落地及国企改革持续深入,随基本面边际改善,板块估值有望在轮动中持续修复。

艾小军:前期在降价预期和增值税担忧下军工板块经历了一轮调整,目前板块估值位于历史低位,具备较高的安全边际。展望未来,国防安全的保障、“大国博弈下的必选消费”军工板块,仍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霍华明:截至6月28日,中证军工动态市盈率为60.71倍,处于历史31.89%的分位数,市净率3.11倍,处于历史36.11倍。

李晗:从估值的历史分位数来看,当前军工行业处于较低位置。但过去的高估值能否维持,还有待观察。过去支持军工行业高估值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我们在先进装备的质量上存在代差,在数量上也有很大差距,但是经过近几年的大规模投入,代差基本弥合,产能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因此未来是否还能支撑过去的普遍高估值,仍需观察。

邹承原:当前军工板块超跌,处于历史估值相对底部,估值安全边际较高。截至6月29日,申万国防军工PE(TTM)约为57.22X,高于2014年至今最低值(44.74X),低于2020年初至今均值(61.42X),低于自2014年年初均值(89.17X),处于2014年以来20%分位数左右。

细分领域如航空航天板块估值整体处于近年中下水平。在申万国防军工二级细分行业领域中,截至6月29日,航天板块的PE(TTM)约为(58.08X),高于2014年至今最低值(42.21X),低于区间内均值(88.21X),处于2014年以来20%分位数左右;航空板块PE(TTM)约为(53.53X),高于2014年至今最低值(43.12X),低于区间内均值(80.11X),处于2014年以来15%分位数左右;地装板块PE(TTM)约为(53.68X),高于2014年至今最低值(32.56X),低于区间内均值(126.06X),处于2014年以来39%分位数左右。

总体来看,目前军工板块估值相对较低,但边际改善趋势明显,预计随着后续新一轮采购订单预期的逐步明朗、落地及国企改革持续深入,板块估值有望在轮动中持续修复。

黄玥:从估值来看,军工板块的估值仍比较低。以滚动市盈率PE-TTM来看,中证军工指数目前为60倍,位于历史34%的分位点;中航军工指数目前为54倍,位于历史19%的分位点。而且大部分军工白马股和基金重仓股目前的估值都显著的低于历史平均水平,有些甚至是处于近5年来估值的最低水平。所以从估值来看,目前军工板块是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的。

后续军工板块整体业绩有望持续回升

中国基金报记者:从目前来看,军工板块整体业绩情况如何?行业景气度是否能维持?

曾鹏:经历了板块一季度的业绩低点,后续军工板块整体业绩有望持续回升。从2022年报可以看出板块资本开支增速达13%,后续有望随扩产产能释放提升规模效应。从细分行业结构来看,卫星遥感及前期基数较低的航空、兵器、船舶等领域龙头以及材料等环节配套,业绩表现会相对更加稳定。

我国军队发展有政策方向明确:2027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围绕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随新一轮改善预期落地,产能瓶颈缓解、供应链改革提升效率、国企改革深化提质增效,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

艾小军:当前军工行业景气度出现切换,2023年有望进入新一轮增长期。主要逻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宏观层面:二十大开启国防建设新征程,2023年军费增速或将环比提升;二是国内需求:军工行业景气度出现切换,新型号批产有望驱动产业进入第二轮扩产周期;三是军贸出海:军贸产业方兴未艾,中国军工产品出海大势所趋,市占率有望从5%提升到10-15%,打开军工产业链市场新空间;四是军工国企改革:以做大做强现有上市公司为核心,打造一批旗舰型国企央企,整体上市、股权激励大势所趋,吸收合并、剥离注入多措并举;五是市场主体:中长期资金话语权逐渐提升,产业+资本同频共振有望开启新征途。

霍华明:根据广发证券研报数据,2023年一季度板块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达5.33%、-3.48%。虽然一季度整体板块的增速有所下滑,但装备建设需求使板块下游景气确定性仍较高,随产能瓶颈缓解、交付及确认收入恢复、后续订单逐步落地,叠加国企改革持续深化、专业化整合及供应链改革等多维度提质增效,2023年板块业绩、盈利能力、营运能力有望改善。

李晗:受疫情和中期计划调整的影响,军工行业部分公司的订单和业绩阶段性增速不及预期。由于军费预算是军工行业收入的基础,从中长期看,军工行业整体的增速将向军费预算回归,保持稳定增长。

当然,军工行业细分行业众多,不同细分领域的周期性各不相同,因此在军工行业整体稳定增长的同时,军工行业内部往往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板块出现较快的增长,从而带来结构性的投资机会。

邹承原:以国防军工(申万)成分股为参考,在2022年受宏观、产能瓶颈等多因素影响,军工板块业绩增速阶段性放缓的背景下,一季度军工板块整体业绩:(1)从成长性来看,实现营收同比增长4.1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4.79%;(2)从盈利能力来看,一季度板块毛利率达22.78%。近五年来,受益于“十四五”期间装备建设景气度提升,板块内企业逐步扩产、生产效率及产品控制能力逐步提升,整体毛利率随规模经济及产品结构的改善而呈现稳中有升趋势。(3)从营运能力及现金流来看,一季度年存货及应收账款周转阶段性承压。装备建设需求使板块下游景气确定性仍较高,2023年一季度板块业绩、盈利能力、营运能力有望改善。

短期看,2023年国防开支预算增速7.2%、产能瓶颈缓解、供应能力恢复及“十四五”后续需求的逐步落地;中长期看,国企改革持续深化、专业化整合及供应链改革等多维度提质增效,2027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国际局势不断提升国家安全诉求和国防装备建设需求等,行业高景气度有望在长周期内延续。

黄玥:如果剔除掉民品占比较高的一些标的后,军工板块2022 年共实现营业收入3778.98 亿元,归母净利润341.60 亿元,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1.41%、6.29%, 2023年一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785.85亿元,归母净利润78.21 亿元,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0.44%、1.18%,在经历了2020和2021两年的快速增长之后,高基数下军工板块2022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略有放缓。2023年上半年由于中期调整和军队反腐的一些问题,订单和利润的释放短期内进一步放缓。

我们认为随着十四五中期调整逐步尘埃落定,换装发动机的歼20、运20、歼35、新型导弹等一批新装备的批产,以及国产大飞机C919逐步放量带来的军民融合发展的机会,未来军工板块将很快回归中高业绩增速,行业景气度维持的确定性是比较高的。

行情催化剂重点关注

装备需求预期加强、供应链改革增效等

中国基金报记者:市场有观点认为军工板块迎来黄金十年,您如何看待军工领域的长期投资价值?接下来,利空、利多因素还有哪些?未来有哪些行情催化剂值得关注?

曾鹏:复盘美国国防建设及装备发展历程,装备采购长周期曲线明确。装备采购需求周期一般经历几个阶段:经济发展、地缘局势趋紧牵引国防建设需求上升、国防开支开始增加,驱动主战装备率先放量、多个装备型号逐步放量、已批产装备升级换代+新装备需求、新工艺应用、装备采购需求持续被拉动、规模应用装备进入维修维护阶段,运营维护后市场需求提升。国家安全需求、预研周期长、军方开支计划性属性,共同促进军工行业形成较为长期、稳定现金流,格局变化相对较慢。

既然是着远于长远就没有必要去在意短期的利多利空因素。长期以来,中国的资本市场军工行业一直呈现着高收益高风险高波动的特征。探究其背后的根源在于产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所致。我国的军工产业正处于一个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的阶段,制度红利正在逐步释放过程中。体现在资本市场则表现出产业特征正经历由主题成长往价值成长逐步切换的阶段。虽然行业呈现高波动态势但整体估值中枢在不断上移,这是任何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艾小军:中长期看,军工板块关系到国家安全,是“大国博弈下的必选消费”。估值面上,军工板块估值属于中等偏低水平,景气度较高,属于“中特估”中具有一定性价比的板块。资产价值角度,华泰证券研报指出,目前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整体处于较低水平,资产运作空间较大,后续资产运作或进一步加速,可能带来一定的行业催化。

军工板块投资中,由于军工行业的信息披露的特殊性,投资者应注意信息滞后或者不充分所带来的个股风险,同时应重点关注市场风格切换所带来的情绪波动的影响。

李晗:军工行业的背后是国家的经济实力和高技术领域的研发、制造能力,中长期看,军工行业又较大的发展空间。利多因素方面,一是军费预算有望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而稳步增长;二是随着我国在高技术领域研发、制造能力的提升,更先进的武器装备也将层出不穷。

利空因素方面,预计未来低成本、可消耗是武器装备研发的一个重要指向,这使部分装备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降价或一段时间内成为常态,过去较为乐观的预期面临修正。

纵观过去我国制造业崛起的过程,行业内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公司有望脱颖而出,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

邹承原:军工板块中长期增长曲线清晰,市场对盈利边际向上改善领域关注度持续提升,板块长期投资价值凸显。军工行业逆周期性与成长性兼备,板块比较优势显著。逆周期性方面,军工作为专用赛道之一,叠加板块对供应链自主可控的要求,板块需求的确定性相对较高。

成长性方面,当前全球地缘局势趋紧,国防安全建设长周期景气度向上确定性高。6月18日至20日,全军基础训练现场会在天津召开,会议强调“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打牢战斗力根基”。先进装备持续列装、实战化训练消耗等共同推动军工板块持续景气向好,板块间的比较优势有望不断地提升其估值溢价。

利好因素方面,(1)政策支持,国防军费增长符合预期,政策支持持续加码,例如国企改革方面,今年1月国资委谋划新一轮国企改革方案,同时优化调整中央企业“一利五率”经营指标体系和2023年“一增一稳四提升”年度经营目标,军工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有望持续向好。

(2)需求提升,国家提出到2027年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国防建设及装备现代化建设的长周期景气度向上确定性较高。

(3)供给改善,近期板块产能瓶颈缓解、交付及确认收入恢复、后续订单逐步落地,有望持续驱动板块配置价值提升。

行情催化剂重点关注装备需求预期加强、供应链改革增效两个因素。

通过梳理上市公司公开募投项目,不难发现,行业内各环节新建产能有望在2023~2024年逐步进入集中释放阶段。产能周期,是需求周期的侧面印证,亦可前瞻利润弹性的释放节奏,是企业中期生产函数的体现。伴随着行业新一轮采购预期的逐步明朗,市场对板块需求端的向上爬坡周期、政府“保军”的意志力认同度的提升是核心催化。

改革角度,主要包括国企改革和专业化整合。2023年6月14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暨并购重组工作专题会指出,“下一步,中央企业要把握新定位、扛起新使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上市公司为平台开展并购重组,助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国有企业质量提升或成为价值重估的关键环节,国企价值重估有望成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重要着力点。

黄玥:看好军工板块最大的逻辑就是中美博弈,作为一个在历史文化,意识形态,核心利益上都跟美国格格不入的大国,美国是不可能轻轻松松拱手让出世界老大这把交椅的。美国在历史上打败了多个老二,包括英国,前苏联,日本,欧盟,现在中国就处在老二的位置,从这几年对我们发起的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再到各种政治和军事的挑衅,美国已经在打压我们的路上了。

习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报告指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我们跟美国相比,在武器装备的数量上和质量上仍有较大的差距,美国每年的军费是我们的数倍,因此从中美博弈的角度,从维护国家战略利益的角度,从实现祖国统一的角度,军工行业未来都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来看,包括重点型号装备的研制推进和定型,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推进,新的核心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新型武器装备的亮相,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回落,外贸订单的落地等等,都会对板块形成利好。可能潜在的利空因素包括重点装备的研制进度不达预期,某些军品的定价出现降价,中美关系出现阶段性缓和等等。

可关注军贸突破方向、军工信息化等领域

中国基金报记者:在您看来,军工中哪一些细分品种或者领域更值得布局?

曾鹏:从渗透率提升的角度看,精确作战、无人作战等方向新装备建设需求提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为装备带来的性能提升、降本增效受到关注。据解放军报2023年2月文章指出“加快先进战斗力有效供给,才能推动部队建设由‘量’的增值转向‘质’的提升”、“可以预言,未来5年战争形态会加速向信息化智能化战争转变,信息主导、体系支撑、精确作战、联合制胜成为其鲜明特征,武器装备向远程化、精确化、智能化、隐身化、无人化方向发展,战场空间向太空、网络、深海、极地拓展。” 装备建设新趋势、新赛道不断涌现,为具备新工艺、新技术等能力的成长性企业,带来较高的需求空间。

从市场份额拓展的角度看,具备供应链改革效率提升、技术升级、国企改革深化等逻辑的龙头企业,卡位布局的飞机、发动机主机厂以及卡位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白马企业,凭借先发市场有望在新一轮β中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艾小军:当前国际局势下我国对武器装备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同时目标性、紧迫性更强。随着十四五期间装备放量以及军演强度提升,军品的消耗进一步加快,在全军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军工产业链需求持续增长,板块有望持续受益,行业需求增长加速行业景气度持续兑现。细分领域,我们建议重点关注军贸突破方向,包括大型运输机、无人机、导弹等相关产业链,以及长期受益的航空发动机产业链。

霍华明:军工信息化领域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领域。未来的战争是往信息战的方向发展,信息化相关的装备在整体装备中的占比有望提升;同时由于信息技术更新迭代速度较快,也使得信息化装备的更新周期较短,因此未来信息化装备方向也可能值得更多关注。

李晗:从俄乌冲突看,无人化、信息战、智能化可能是未来武器装备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我们差距较大的领域。随着我们技术和制造能力的提升,这些细分领域中具备较高壁垒的方向可能形成较好的结构性投资机会。

邹承原:整体上,我更看好产业链中下游的管理能力提升与盈利能力改善、更看重链长企业(包括纵向的链长与横向的高市占率的核心配套企业)对产业链降本增效的带动作用、更注重对技术先进且能够在一定时期内保持领先的企业的支持、更关注产业链的供需格局及其边际变化。

黄玥:经过前期的调整,现在很多军工板块里的核心子板块都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是我们比较看好的,随着我军加强实战化训练力度,军机发动机换发和维修需求有望快速提升,未来5年,发动机产品更新率预计将显著高于飞机整机。航空发动机产业需求持续性强、进入壁垒高,所以航发产业链里的整机及系统供应商,锻铸件供应商,材料供应商等有望获得估值溢价。

另外比较看好军用电子元器件,元器件相比其他上游产品通用化程度更高,下游分布更加广泛。头部元器件企业普遍覆盖下游几百上千家军工科研生产单位,订单不依赖于个别重点客户,也不依赖于个别型号装备,能够较好的反映出下游行业需求的整体面貌,也就是整个行业的beta。目前很多军工电子个股的估值已回落到历史极低水平,随着我军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十四五后期订单的持续释放,军用电子元器件有望迎来估值修复的过程。

本文源自:中国基金报

推荐阅读